在电力、冶金、水泥等行业的大型锅炉或窑炉系统中,烟道/风管直径常达1–5米,传统管道式流量计因成本高、安装需停产而难以实施。智能探针式流量计凭借不停产安装、低成本、多点测量等优势,成为大口径气体流量监测的理想解决方案。
工作原理上,主流智能探针采用热式(恒功率/恒温差)或差压式(皮托管原理)技术。以热式为例,探针插入烟道后,通过测量加热元件在气流中的散热速率,反推流速。结合实测温度、压力,可计算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。
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:
无需停机改造:仅需在烟道壁开Φ25–50 mm孔,焊接安装座后插入探针并密封,整个过程可在系统运行中完成;
适应恶劣工况:探针前端采用310S不锈钢或陶瓷保护套,耐温可达600℃以上,并集成自清洁结构(如压缩空气吹扫)应对高粉尘环境;
提升测量代表性:单点测量易受流场不均影响,高端智能探针支持多点阵列安装(如3–5个测点),通过算法加权平均,显著提高大截面流量精度。

典型应用场景包括:
锅炉送/引风量监控,用于燃烧优化控制;
脱硫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流量计量,支撑环保排放核算;
空压站总管压缩空气用量审计,识别泄漏与能效瓶颈。
安装要点:
插入深度应达烟道半径的1/3–1/2,避开涡流区;
水平烟道建议安装在顶部,防止积灰覆盖传感器;
配置温度/压力补偿模块,实现温压自动修正。
某300MW电厂案例显示,采用智能探针式流量计替代原孔板方案后,投资降低60%,且实现了实时流量数据上传DCS系统,年节约燃煤成本超百万元。
综上所述,智能探针式流量计以“小身材”解决“大管径”难题,是工业气体流量监测向智能化、经济化转型的关键工具。